東西方文化大不同之有感而發:
在台灣職業婦女代表著經濟獨立、能夠在職場中證明自己並佔有一席之地,反正少子化祖父母輩是搶著照顧,加上會賺錢請保姆也不成問題;反而是家庭主婦好像弱勢族群,等於「黃臉婆」、「靠老公養」的代名詞,也因此網路上一堆取暖文讓家庭主婦們可以自我安慰一番,順便間接讓另一半感覺妳的犧牲奉獻有多麼偉大。
在美國人人都認為孩子由媽媽親自教養照顧是最好的,所以結婚生了小孩之後還在職場打拼的女性,有人會覺得奇怪,甚至有部分人好意關心是否家裡經濟"需要"雙薪才足以支撐。家庭主婦不是靠老公養,而是家庭的責任分工所以妳"在家工作",夫妻財產共有所以妳理應擁有對方的一半資產,家庭主婦是一份有尊嚴而且值得驕傲的工作,因為妳可以花時間教養栽培一個優秀的孩子,並且把家裡打點的很好。當然有錢這些都可以"外包"給別人做,只是外包的品質好壞後果你得承擔的起。
我覺得文化不同,所以無法評論好壞,職業婦女有職業婦女的無奈與快樂,家庭主婦也有家庭主婦的辛苦與滿足,不過我始終認為孩子給媽媽帶是最幸福與最健康的。僅此向所有的家庭主婦朋友與那些育嬰假仍在努力的媽媽朋友們致敬,你們現在所做的一切未來的回報絕對超過你們的想像:)